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践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 群策群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发布部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群策群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一,以“思政课”讨论式教学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教学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分别组织教师,以每门课程的教学章节为单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梳理各个章节,共凝练了44个适合开展讨论的选题;在主题凝练的基础上,各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和说课形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破解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在讨论中,教师通过恰当引导、精准点评、问题反馈、及时总结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二,以项目为依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习和研究。2013年“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法改革与实践”成功入选教育部择优资助计划培育项目,2014年“讨论式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项目成功立项为上海市教委课题。学院将以项目为依托,在高校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讨论式教学研讨会;并聘请行内专家,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总结教学研究经验,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成果。

第三,发挥服务功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德育氛围。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和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讲。因此,老师平时加强内功训练,受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讲座,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增加学校、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他们还将通过参与学生活动、开展学生讲座、指导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在第二课堂多层次、多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德育氛围。比如,何益忠教授接受光明网专题采访,就“理清有关民主的几个误区”做了深入阐述。(详情见光明网,理论频道,网址: http://www.71.cn/2014/1104/787019_2.shtml);赵庆寺教授、喻包庆副教授受邀开展宣讲活动等。学院组队参加由上海市教委主办的,以“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两者到底啥关系?”为主题的第二期超级大课堂,在由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7788365365组成的学校方阵中荣获第二名,并得到了在场学生的认可。一批学术功底扎实、授课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喜欢的青年教师围绕当下的理论特点和现实问题,以双师对话的学术报告为形式,面对全校学生开设的“星空论坛”得到了学生的良好反响。

第四,构建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学院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密切结合。为了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学院积极探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思政课教学实验室、网上课堂为基础,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作用,设立微信公众号“切问近思”,构建第三课堂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